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第三代移动通信模拟试验环境建设试验楼工程

北京,2012

项目位置: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

 

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26454.99平方米

本工程在设计上强调了科研建筑的实用、高效特征,重点放在合理地解决实验室使用功能和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在立面处理上使用理性、简洁但又不乏细部的手法,体现科研建筑的性格与特征。
以下是本项目主要的设计理念:

 

模数控制网格:在本项目的设计中采用了1200X1200的模数控制网格,作为建筑平面空间划分、室内装修及室外环境设计的整体控制网格,追求室内外空间的延续性与整体性,使整个项目在大的建筑体量和小的建筑细部都有很好的一致性,体现科研建筑严密的逻辑性和秩序感。


空间的主从关系:设计上强调科研建筑的高效、实用的特征,合理布局试验室平面功能。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保持主体与辅助部分的从属关系,主要使用空间位于中间位置,交通核及机电用房等服务性空间位于平面的东西两侧。


追求材料的表现力:建筑外墙采用深灰色的陶土砖,浅灰色的双层中空LOW-E玻璃,银灰色的槽钢分层线和外窗框,通过仔细的比例推敲和材料组合,表现出建筑的材料特征和精美感。


空间的多样性与人性化:充分考虑现代办公建筑的人性化设计。首层设置通透开敞的大堂空间,局部两层通高,主要用作接待和临时展示。在大堂的东侧,裙房的一层为新技术展示大厅,是3G最新技术主要的展示窗口。房二层为中型会议室,可容纳200人左右,结合会议室的平面特点,在会议室西侧设置中轴旋转隔断墙,自然形成休息侧厅空间。裙房屋顶设置屋顶花园,采用架空室外防腐木地板,与主楼4层平面相连通,为主楼的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室外活动的空间。在六层至十层设置通高的共享中庭,办公室和网络检测室围绕中庭设置,既实现了人员办公区与网络检测室的合理分隔,又为工作人员提供了特殊的空间体验。在共享中庭设置景观楼梯和连桥,作为视觉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空间联系方式,不同尺度的空间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中庭的顶部为电动开启的采光天窗,在开启的状态能够为中庭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置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宜的休息、交流的空间场所,缓解高强度的办公压力,激发工作热情,同时也能有效建立空间的归属感。